拱桥在中国桥梁中出现较晚,但却是发展迅猛和最有生命力的桥型,材质多有砖木石,其中以石质拱桥最为常见,现存的老大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坦拱敞肩式的赵州桥。拱桥有单、双、多之分,拱洞的形状又有半圆、五边、尖拱、坦拱几种,有些看似大同小异,但其实各表精彩,互显峥嵘。
太仓石拱桥是将5座元代石拱桥组团, 打包进国6的。井亭桥和金鸡桥在乡下,时间关系,我没有做功课,只看了新华东路到新华西路的周泾桥、州桥和皋桥,这3座桥横亘在路前一个死水无澜的河汊上,中间穿插有王锡爵和张溥2名人故居,算是太仓的一条古迹精品线。
周泾桥为三孔石桥,建于至顺元年(1330年)。长17.26米,桥中宽4.7米,高5.18米。主孔净跨11.2米。远观此桥披蓑戴笠,侧身繁衍出了茂密的草木。栏杆大都为新补,只有少量旧时遗痕。桥面杂石相铺,凹凸不平,作为公共交通的作用已废弃,和周围形成一个敞开式小公园,是一种观赏的景致了。
州桥是三桥中岁数最大的,建于天历2年(1329年)。其也为三孔石桥,长16.2米,桥中宽4.2米,主孔净跨11.7米。其栏杆和桥面都经过整修,桥身两侧有乳钉,整桥平朴但不失俊逸。优美的弧线划过,沉淀的旧影,是种静态的美。
前辈们造石桥其实是一个繁密的工程,整体设计、选址和打桩,石料需要采选、运输,栏杆、望柱和桥身的辅助雕刻,对形成拱形的石材的打磨更要求咬合紧扣一丝不苟,一座看似普通的过行桥,成为工程学、力学、建筑学、水文、地质等科学的组合。他们对物的态度是精益求精,百年千年的桥岿然屹立在那,这就是不朽的魅力。
皋桥是单孔石桥,从容的横跨南北。其建于元统2年 (1334年)。长15.05 米,宽4.23米,高4.4米。桥身、桥面、护栏都整修一新。拱石上雕刻有花卉,桥腹有铭文,虽拉近长焦,但还是辩剥不清。
在州桥和周泾桥之间,依旧在致和塘上,我还路过了一座年代无考的石桥,是个市级文保。桥不长不宽,是个很普通的多跨式梁桥。江南卑湿水热,湖泊江河纵横,桥的形制和数量必居其上,也形成了桥梁文化的大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