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是看过《桃花源记》的人,都为其美丽的风光所陶醉。都想能找个可以让自己逍遥世外的桃源。它的原型传说就取材于黟县的西递。一个在现今繁华的尘世中依然保留着古朴风韵的小小村落!
西递以牌坊,民居和对联最有特色。一路走来,如穿行在历史的间隙。白墙黑瓦,雕梁翘斗,时间好象在这里停顿。若不是到处行走着身背相机,着装时尚的游人,真的会让人恍若隔世,不知此生何生了。
一座建筑就是一个故事。牌坊记下来的是西递的荣耀。这是明代万历皇帝御赐给时任胶州刺史,继擢升荆王府长史的西递人胡文光的牌坊。胡文光能在生前建造牌坊,在当时是一种相当高的礼遇。
漫步在西递的小巷,青石路面。随意走进一家,就像走进一个小小的博物馆,家家门头都是寓意富贵,财源广进的砖雕。室内则到处都是精工细琢的木雕,花、鸟、兽、鱼、人,无一处不见匠人的巧手妙思,匠心独具,那些粗笨的木头在他们的手下变的活泼,灵动。在时间的沉淀下又增添了一丝古朴,凝重。
居住在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做石雕和竹雕的艺人。家里既是可供游人参观的民居,也是商店,边做着手里活计,边招呼游客,兜揽生意。店里琳琅满目的摆满了不知是真是假的古董,字画。这里最负盛名的是西园门侧的砖砌长方形漏窗上的两个大理石石雕。左为松石图,右为竹梅图,寓含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寒梅疏竹共风流”之意,构图典雅,雕工精湛,堪称西递极品,导游指着它不无夸耀的说当年日本游人曾出10万美金购而不得。
但最能显示西递儒商本色的却是家家厅堂两侧的楹联。像谈泊明志,清白传家;德从宽处积,福向俭中来;守身如执玉,积德胜遗金;能受苦方为志士,肯吃亏不是痴人。这些理家处世的诫言随处可见。而像有花方酌酒,无月不登楼;静者心多妙,飘然思不群;漫言竹露裁唐句,细嚼梅花读汉书;染指不妨因滌砚,折腰何惜为浇花。这些修身养性的对联则传达了西递人另一种精神境界。其中一副皆以走之旁部首组成的字结成的对联更是别有一番意趣:迎送远近通达道,进退迟速游逍遥。这副对联,体现出徽商当时对人生的体味,世事洞明,人情练达,又添了份从容自在。
而刻在瑞玉庭厅堂两侧的楹联:快乐每从辛苦得;便宜多自吃亏來。乍看之下,并无新意。仔细看下去,才发现“快”字少了一竖,“辛”字多了一横,寓意“多一份辛苦,多一份收获”,快乐来自辛勤的收获。“多”字少了一点,“亏”字又多了一点,寓意“多吃一点小亏,才可赚大便宜”。这副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事哲学的人生积累,商人感受在人生和经营中,多付出一份辛苦,就能多收获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快乐,而多吃一些亏,往往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。其辨证的内涵无不让人感到折服。房屋主人的人生哲学,通过这副对联中的错字,表达得淋漓尽致。看到这些对联,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说西递村是古黟和徽州古文化的缩影。
“青山云外深,白屋烟中出。双溪左右环,群木高下密。曲径如弯弓,连墙若比栉。自入桃源来,墟落此第一”。这是乾隆朝户部尚书的歙县人曹文埴描写西递的一首小诗,如今看来,时间虽然过去了二百多年,但今天的西递却依然还是曹文埴笔下的那个西递。在灿烂的阳光下静守着自己的那份缄然。
文章来源:@醉月独归 图片:@村里人y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