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溪古镇一直活在我的记忆中。
因为我一直想去,一直都没有成行。人的一生中会错过很多东西,比如爱情。得到了也许不会觉得稀罕,但错过了注定就是一生。但今天我还是来了,带着仆仆风尘两鬓白发,还带着荣建志这样的三个男人和一只狗。像前来赴一个隔世的约定——碧溪古镇,我来了!
出墨江县城向北而行,20公里的老路山环水转(高速只有9公里),分外悠扬。事实上我是喜欢这样的老路的,因为有想象和期待,像一首明丽清新的小令,值得回味和咀嚼。而新修的高速公路更像一篇平铺直叙的会议文件,又臭又长、空洞无物,会后你甚至根本想不起台上的领导都讲了什么。有一年我从墨江走老公路到江城,一路上的美景把我醉得七荤八素,那些奇山秀水、飘渺的云雾、恬静的村寨,都深深地扎根在我关于边地的记忆中,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够的心情,我愿意沿着这样的老路再去走上一回,徒步或者乘车。是的,高速公路为我们带来了速度和便利,但速度让我们不明就里,你看到的可能更多是路边的护栏。呼的一声,都过去了。
在去碧溪古镇的途中,路边往往是那些先声夺人的芭蕉翠竹,默默地依依地站着,远处池塘里两只肥鹅在自由自在地嬉水。因为刚开春,田里的秧苗还没栽好。群山怀抱中的碧溪古镇显得有些忙乱和局促。它位于高速公路边上,走高速也就五分钟的车程。
说起来碧溪古镇大有来头。这里不光有民国时期“光复英雄”、“护国将军”庾恩旸的故居,还是当红歌星、香港著名艺人庾澄庆的家乡。著名的茶马古道,就从它青砖碧瓦的心事间悠悠流过。
碧溪古镇原名碧塑,是明朝恭顺州故地。始建于明永乐四年(1460年),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。历史上碧溪古镇曾经是滇南重镇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,无数运送普洱茶的马帮和商旅,就从镇中的“官马大道”经过。他们在这里歇脚和交易,交通的便利加上商旅频繁,让这个几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曾经盛极一时。
古镇的建筑风格、街道房屋设计独具匠心,整个古镇以十字街道为中心,分为四个城区,十字街中间的八角亭是古镇的中心。民居多由四合天井、四合院、三坊一照壁、跑马转角楼以及“一颗印”等不同风格建筑艺术精髓汇聚而成,屋脊、檐口、石雕、门窗、围栏、木雕、砖雕、水墨素绘、石色彩绘斑斓耀眼,古色古香,造型庄重优美,充分体现了明代汉文化的精彩和韵味。
历史上古镇还有城墙和东南西北四个城门,城门上有炮位和枪眼,俨然一座戒备森严的城堡。据传碧溪古镇的汉族祖先是随明朝大将沐英入滇的江浙人士,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经商理念,而且崇文习善,文风兴盛。明政府在此设立管辖墨江的恭顺州长达128年之久。
碧溪古镇是寂寞的,寂寞得像残留在历史夹缝里的一副标本。行走在空空的街道上,沿途都能看见那些接近朽腐的雕花木楼,和密布在瓦檐上的蛛网。街道上行人稀少,只有几个老者坐在角楼下面悠闲地聊天。偶尔会有几个“驴友”拿了相机,对着陈旧的瓦檐和残破的石雕一顿狂拍。街边的客栈也都是原来的样子,粼粼的碧瓦似乎在诉说着那些遥远的往事。一座寂寞到伤心的古镇,在时光的洗礼中摇摇欲坠,它渴望着浴火重生,渴望着被一场微雨洗尽无边的落寞和忧伤。
古风依旧的小镇曾经人杰地灵。庾家无疑是当地的名门望族,从这里走出的庾氏三兄弟,都是云南历史上有名的角色。三弟恩旸早年与李根源、唐继尧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,并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,并倡议和指挥了云南的“重九起义”。后来历任滇军军长、贵州都督、云南讲武堂校长等职,是滇黔军界著名的风云人物,几与蔡锷、唐继尧齐名,死后被追赠上将军衔。二哥恩锡曾任民国时昆明市市长,出资修建了“庾家花园”,并创办了第一家机制卷烟工厂——亚细亚烟草公司。其生产的“重九”香烟,就是为了纪念弟弟领导的“重九起义”。这种烟我初来云南时还抽过,只是现在已经不见了踪迹。大哥恩荣曾任富滇银行总办和云南财政厅长、参议员、红十字会昆明分会会长。
三兄弟曾经权倾朝野,名重一时。至于其孙辈庾澄庆,已经算是现代的细枝末节了。
绚烂之极,归于平淡;繁华过后,满目苍凉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流年风雨见证着这座曾经盛极一时的小镇的兴衰沧桑。
世事原来如此。
碧溪古镇盛产细米线、火草粑粑、紫米粑粑、凉粉、豆腐和各种哈尼族风味小吃。若是能来,不妨慢慢品尝一二。
离开碧溪古镇时,阳光正好。对面檐角下挂着的半个月亮,泠泠地让人心里发凉。
墨江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有墨江文庙、泗南江万亩桫椤林和老毛寨高山草甸。事实上任谁也无法看尽所有的风景,就像我们无法一一遍历所有悲悲喜喜的人生。而留在我们心里的,也许是真实存在但永远不能抚摸的“一米阳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