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地大物博,物产丰富,那可是有说不尽到不完的故事。作为国家的粮食基地,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的产量就不说了,山区里更有着丰富的矿业资源和林业资源,敦化所在的林场,那茂密的原始森林,有非常丰富的药材和山货。
人参、鹿茸不说,我就说说蘑菇吧,草木发芽开始,漫山遍野都可以找到“蘑菇”的踪迹。这“蘑菇”的名称和长相可就千奇百怪了,说句玩笑话,当初我进山以为满山只要是菌类植物就是“蘑菇”呢,竟把俗称的“狗尿苔”也当成了“蘑菇”。后来才知道它们虽然都是菌类植物,而“蘑菇”却是指的食用菌类植物而言。在北大荒类似“蘑菇”长相的菌类植物是相当多的,而且还有不少是有毒的菌类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“毒蘑菇”。据山里的老人们讲,毒性最大的要属叫什么“红鸡冠”的“蘑菇”了,这种菌类长得与一般的“蘑菇”一样,也有菌托(既是菌柄,就像是雨伞的伞把儿)和菌伞,是红色的伞盖,还带有黑褐色的斑点,色泽鲜艳非常好看,肉质也很丰厚,人们见了都会口水欲滴。可是听说:最好别碰它,有些人皮肤过敏,手都会因为中毒而红肿起来。
在敦化这里,真正能吃的蘑菇也是很多的,有直生菌托的,也有侧生菌托的。人们最常见的,也是生长最普遍的就是榛柴蘑了,也叫榛蘑,或者叫榛菇。尤其在盛夏,大雨过后,在山边的榛柴林子里,就能在地上看到大大小小黄褐色圆型伞盖儿的蘑菇,所以人们就把这些蘑菇称之为榛菇了。这种蘑菇与现在市场上卖的“香菇”很相象,不同的是“榛菇”的肉质比较薄,而且蘑菇腿儿(菌托)也比较细。最大的榛蘑,伞盖儿能有水缸子盖儿那么大,小的也有乒乓球那么大,还有没有张开伞盖儿的像是大毛笔头一样的,或是刚刚拱出地面的黄褐色的小圆球……小的蘑菇我们是不采的,但是大一些如果不及时的采摘,过两天就会衰老或是生长很多小虫子了。在市场上销售的干草菇就是和我所说的这种榛菇一样的蘑菇,榛菇晒干后也是黑褐色的蘑菇托和褐色的蘑菇伞,而颜色越淡的就越新鲜些。
此外还有一种蘑菇是生长在开垦过的白僵土地上,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种蘑菇经常是在雷雨过后才拱出地面,所以当地人们就叫这种蘑菇为“雷窝子”。雪白的伞盖儿一般都不打开,又粗又白的伞托被团团的球状伞盖儿紧紧地包着,三五个球状的,大小不一的雪白的蘑菇会特别显眼地拱出地面。我经常在雷雨过后,领着儿子和女儿去生产队的大豆地里采集这种蘑菇,是非常美味的一种。如今在菜市场上也有卖的,他们称之为“草菇”或者是“球菇”,只是比野生的个儿大,还没有野生的好吃。
还有一种是侧生菌托的蘑菇,长得像是一把小扇子,它一般生长在大森林中被砍伐倒的椴树的枝干上,所以人们叫它是“椴蘑”,也有叫“圆蘑”或是 “玉皇蘑”的。如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那种人工养殖的蘑菇,但是味道却比较人工养殖的蘑菇好多了。不管是“榛蘑”还是“椴蘑”的采集都是要吃苦的,因为在北大荒的这些时候是蚊子、小咬和瞎蠓最活跃的时候。
在北大荒还有一种菌类是非常有名的,它不但好吃,营养丰富,而且还具有抗癌作用,那就是“猴头蘑”或是叫“猴头菇”。也与蘑菇一样是担子菌纲的菌类植物,只是没有菌托,它的子实体是球状肉质,并生长着毛状菌丝,形状很像猴子脑袋,因此得名为“猴头蘑”。他们一般生长在活着的柞树上,这里人说他们采到最大的“猴头蘑”能有小面盆那么大的直径呢,而且往往是在这一棵树上采到了一个“猴头蘑”,就会在这棵树的对面的另一棵柞树树上采到另外一个“猴头蘑”。
看来北大荒的气候是比较适宜食用菌生长的,除了以上说的蘑菇外,还有很多像“黄蘑”、“冻蘑”、“凤尾菇”、“鸡爪菇”、“石花菇”等等都是当地人的称呼的可食用的蘑菇呢。
TIPS
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,不要在野外自行采摘野蘑菇,防止食物中毒。
建议购买包装好的野生蘑菇,在敦化市各大菜场可以找到。